今天有幸参加了单位组织的培训,今天培训的内容是《商业银行模式和互联网》 ,讲师来自于阿里巴巴。通过今天6个小时的培训,让我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未来的变迁又多了一份思考,感受到了那种迭代更替的快速,感受到了智能科技对每一个人未来生活产生的变化。如果我们不能够快速的跟上科技进步的节奏,被社会淘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那份危机意识自然而然的迸发出来。
这些年间,我们发现在我们不经意间,科技的变革已经无声无息的不断推进着。互联网不断的在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消费习惯。10多年前我们购物还喜欢去商场,我们习惯买衣服的时候要试一试;我们习惯了旅游要去旅游公司的线下网点具体了解;我们习惯了买菜必须去菜场里;这样的习惯还有好多好多。但是自从2003年5月淘宝成立了之后,我们发现原来购物的方式是可以被改变的。我们可以坐在家里,仅通过互联网,就可以买到自己想要购买的东西。于是在接下来的10年间,淘宝从刚刚开始每天只有2000多元的生意额,渐渐提升到了2万、金年会体育20万、2000万,甚至到现在每天可以赚取20亿。同时我们可以看到淘宝的活跃用户从刚开始的几百人慢慢发展到了2万人、200万人、甚至到了现在的4亿多人。互联网快速的在改变这我们的生活。我还记得前几天我还在微信里说,未来什么的生意会越来越有希望?就是能够让人生活得越来越便捷的行业。我们一起来回响一下:
1、10年前我们出门要步行到公交车站或者地铁站,乘坐交通工具到达想要去的目的地,现在我们在家里就可以先通过手机APP中的滴滴打车或者美团打车提前预约车辆,乘坐去到想要去的目的地;
2、10年前我们购物还需要到商店里去使用、试穿之后我们再把想要购买的东西提回家,现在我们可以坐在家里,通过手机APP打开各类的购物网站(例如淘宝、京东、苏宁、当当、亚马逊等等),找到我们喜欢的商品,然后之间通过网络付款,1-2天后商品就自动快递到了我们手上。
3、10年前我们看医生还需要一大早去医院排队,才能挂到专家门诊号,现在我们只要通过很多手机APP软件(例如支付宝的医疗健康、微医等)就可以提前预约好各大医院的专家医生,你只要在指定的时间去就诊就可以了,而且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就算是配药也可以通过手机APP来完成。
当然想上面这样的案例还有好多,我们可以发现未来可能和您生活有关的一切事项都是可以通过互联网解决的。
这10多年的变化,我们可以发现互联网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其实一个国家的经济,不论是农业、工业、商业还是到顶端的业,互联网科技都在不断的改变着他们。就好像培训的讲师所说:“行业不是被消失的,而是因为没有迭代创新而被同行业中的其他公司超越或者替代了。”我们可以发现有了互联网科技之后,一个行业里的迭代更替速度在变得越来越快,最典型的就是手机行业。我们回想一下:
1、在我读书的年代,我们使用的仅是黑白屏幕的通话机,这样的手机两大特点:耐摔和待机时间长,但是几乎就不会再有其他什么功能了。(我记得这样的手机的品牌有诺基亚、西门子、爱立信、索尼、金立等等)
2、随着科技的发达,手机除了可以打电话和发短信之外,未来更好的适应商务人士的需求,增加了发邮件和上网的功能,当然在这个里面最出名的品牌就是黑莓。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也 使用国黑莓的手机,一度觉得全键盘的手机按钮是一件很酷炫的事情。
3、当2011年左右苹果手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我们突然发现手机除了可以发短信和打电话之外,还可以有很多的功能(例如打游戏、听音乐、收看视频等等),突然我们发觉手机已经不仅仅是手机了,而是替代了笔记本电脑在协助我们生活和工作。
4、那未来的手机又会是怎么样的呢?随着现在AR和VR基础的更新,未来的手机可能是无屏目的,就好像那些美国大片里展现的,在一些特殊设别的处理下,屏幕可以出现在我们的手臂上、桌面上、视线前,屏幕可以变得无处不在。科技是不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捷。
互联网科技给我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在互联网科技满足我们吃穿用行的外在后面,还有什么在发生着同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呢?那就是模式。
居民互联网消费的模式给类似支付宝、腾讯这样的网络科技公司提供了非常巨大的数据源。对于这些公司来说,提供便捷服务的同时也获取了非常多重要的客户消费习惯数据。就拿2013年的中国网民移动支付使用场景分布举例:我们可以看到网上购物的占比是63%、通过支付宝转账汇款的占比是36%、而理财服务的占比仅为9.3%。但仅仅只有5年的时间,我们看到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多少人支付的时候是在使用现金的模式?曾经有个朋友和我说了一个真实案例:他的一个朋友在香港被人偷了钱包,但他却用支付宝在香港生活了3天,啥事没哟。这就是互联网对我们生活支付带来的变化。我们会发现在支付宝或微信的模式下,我们不再是现金和现金的交换,而是信用和信用的交际。我们不再需要找零弄得满口袋都是硬币,对于做小生意的人来说,我们也不再需要零钱和时不时的跑银行去存钱了。
互联网不但改变了消费者的支付模式,而且也改变了零售商的销售模式。原本的零售商都是需要通过实体店来销售他们生产出来的商品,但是互联网零售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找一些明星亲身使用,就可以把商品轻而易举的卖出去了,而且销售量还是以前在实体店销售的好几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现在年轻人习惯的直播模式,一些年轻貌美的90后甚至00后主播,一天就可以售出几百条的牛仔裤,几千张面膜,一年收入可以上千万;一个明星随意的化妆现场直播,1个小时就可以帮一个美妆品牌售出120多万利润的口红。)这就是当下的互联网零售而带来的互联网。这些资金在互联网的平台中不断的投资、不断的借贷、不断的产生新的利润。
1、支付,这已经贯穿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现在出门可以不带钱包,但是手机支付必须要带。哪怕现在我们旅游去到很多国外,你都可以发现可以使用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有些国家甚至还可以用支付宝来退税。这就是线、融资,其实融资这个业务传统来说是属于银行的,因为中国特色的体系设定了居民在银行存钱是会给固定的存款利率的,同样从银行贷款也会给一个固定的贷款利率的,而往往这两者之间是存在息差的,这也是银行最直接的利润来源。但随着互联网融资平台的不断扩大,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客户开始从网络上直接贷款。就拿支付宝中的蚂蚁借吧举例,本人亲自体验一次,因为要支付MBA的学费,我在借吧里短期借贷了5万元,支付宝的整体额度审批模式还是非常严格的,先要审核我的芝麻信用,包括的我学历、工作情况等等,于是会给我放一个额度,然后我可以自行提取,款项就会进入到我的指定银行账户。作为借款人,我拿到资金后,我可用作任何的用途,而利率部分核算下来会比银行的稍微贵一点点,我借了6个月,支付了2780元的利息,借款期利率是5.5%,但是贵在便捷啊,我一度想在招商银行借,因为利率相对便宜一些,无奈行员不给额度啊。可能会有人说,那你可以找其他银行借啊,但是问其他银行借,你依然需要提供很多类似工资收入流水、税单、户口本等资料,而支付宝几乎这些都不要就给批额度了,对于喜欢便利、又是短期借贷的客户来说是非常有优势的。
3、投资理财,互联网的投资理财是未来银行投资理财业务最大的冲击。其实我们发现现在不论是支付宝的蚂蚁金服还是微信的理财通,都在花很大的资本和精力开发他们的投资理财业务。你会发现基本满足普通客户的投资理财产品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踪迹(例如货币型基金、保险理财、借贷理财、黄金买卖等等)。所以对于银行来说,如果依然把费用收的很高,那未来在和这些互联网理财的竞争中会越来越难前行,也许降低一些客户实际费用的支出,同时配上更好的服务,才是银行投资理财业务的前行趋势。毕竟互联网的成本支出实在是比实体经营的银行少太多了,说到这里,我想提醒众多银行从业人员,如果自己思维上不能快速转型,不能更快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也许你很快就被机器人或合规的互联网替代了。
当然我们从以上几点看到了互联网非常光明的未来,但是当下中国的互联网还是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所以最近我们也看到了国家对于互联网的整顿,包括对于余额宝购买金额的限制、在6月底前关闭银行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代扣业务、对于非合规P2P网站的打击等等。这里我们要先来看看互联网下的很多产品在实体中到底是什么?
1、P2P等于民间借贷,这其实就是中国温州商人最喜欢干的事情,互联网只是把线下的借贷、甚至于高利贷转到的线、众筹,线下集资。其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旁氏骗局的来源,一个可能都没有拍照的机构把一大批老百姓的辛苦钱借给一大批需要融资,但从银行又借不到资金的商人们,结果就是要不机构看着那么多钱眼红了携款潜逃,要不就是借出去之后,那些商人换不了资金,机构怕老百姓来吵闹,深更半夜偷偷跑路了。(例如之前出事的泛亚、易租宝、金鹿财行、当天财富等等,实在是多得举不胜举)。
3、网销,线下的理财产品销售。这个部分就和当下银行的在买的理财产品差不多,一般分为风险备用金模式、小贷担保模式、抵质押模式。正因为通过互联网直销的模式,基本就要比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减少了一层费用支出,这就看着实际利率会比银行产品高那么一点点,其实说白了底层资产都差不多,我们也可以说玩的把戏都差不多。只是我觉得这个类型可以考虑购买银行的,因为在利率差别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相对银行对于风控的安排更细致一些。
4、第三方支付,银联的支付结算。其实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模式对于银联支付的冲击是非常厉害的。所以最近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这也是为了更好的规范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同时可以让银联支付发挥一定的作用,不然说白了这么多人的就业问题怎么解决啊。
5、供应链,线下的预付款代付及存货融资。其实现在的各大银行也在努力做供应链。供应链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把企业的上游供货商和下游的客户端完美的串联起来。只不过银行的审批相对还是复杂的,相比之下类似支付宝采用的风险控制模式就简便快捷一些。
所以从那么多互联网的层面来看,虽然我可以预判未来的互联网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贯穿下,在中国开放大门开放的越来越大的背景下,前景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当下的互联网依然还存在野蛮生长,无准入门槛、无行业标准和无监管。所以现在作为知识还不太丰富的投资者来说,可以参与(因为我个人以为只有参与,您才会真正了解,这就好比基金定投,我常常和客户说,您只有真正进行的基金定投,您才能清晰基金定投到底在干什么,到底是如何来盈利的,只不过在体制还不完善的当下,互联网产品我依然不建议投资太多。)
说了那么多,其实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互联网的模式会发展的那么迅速?其实最近我的MBA课正好在上《竞争与战略》 ,本周我正好在写一篇关于苹果公司垂直布局的小论文。今天讲课的时候机缘巧合又讲到了小米,这个时候我才发现原来小米的整体布局采用的是和苹果一样的垂直布局法。那垂直布局法到底可以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优势?垂直布局就是可以将企业内部的运营和管理更连贯,同时可以更好的节约企业内部的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支出。小米正是采用了和苹果公司一样的业务链模式,通过小米云服务和小米之家来处理小米手机、小米PAD、小米电视和小米手环中采集到的使用客户各类数据,再结合系统软件进行分析,通过精准的定位,细致的消费者服务体验,来使企业不断的强壮。
其实互联网经济发展得这么迅速,按照360董事长周鸿祎的描述来说就是以下4点:
1、用户至上,一定要把产品的质量做的特别好,甚至倒贴钱也要让人们去使用。
2、体验为王,别人有的东西,你做的很好,那不叫优质的服务;别人没有的东西,你做的很好,那才是优质的服务。
3、免费的商业模式,其实很多时候,创业都是抱着赚钱的想法去的,但是到头来发觉好像结局都不怎么好。而看看像马云和周鸿祎,开始的时候都不是以赚钱为目的去经营他们的事业,最终却转的盆满钵满,这是因为虽然提供的硬件是免费的,但硬件背后长线提供的软件,也就是服务支持却产生了源源不断的利润。有时候我们未来梦想去拼搏还是有些意义的。
4、颠覆式的创新,这个我在前面的文章已经描述过了,只有不断的迭代和更替,才能让消费者一直保持的新鲜感,这样企业也才能够不断的前行和壮大。
我们现在一直在说互联网+模式,我相信未来这种模式一定会成为常态。因为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把采购、生产、零售、营销、物流、和云存储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这就好比我们把农业、工业、商业和很好的结合在了一起。其实就和供应链一样,这种由下往上,再由上往下的模式,可以让整体经济的发展更加健全和连贯。
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互联网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有着被分分钟取代工作的危机感,但同样有着对科技不断前进的渴望感,我们要不断的让自己吸收更多新的能量,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变得更美好。